2023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发布的第五年,五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发挥金融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积极作用,国际金融枢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热议粤港澳大湾区5年来的金融科技创新成就、加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以及如何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科技创新的沃土等话题。
近来,各国政要和跨国公司负责人纷纷来访,第133届广交会参展商创历史新高,境内外要素资源加快向大湾区聚集,大湾区金融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重要推动力。
同时,近年世界经济重心加速由西向东转移,亚洲区的贸易和经济增长迅速,加上地缘的发展,让不少国家需要分散投资,在可见的将来,全球对人民币在贸易、投资和储备方面的需求会变得更为殷切。事实上,人民币不论是跨境支付还是作为储备货币,目前在全球的占比均只有不到3%,与我国的经济和贸易体量相比,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香港金管局副总裁陈维民在会议上表示,香港对于支持各类跨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和金融活动发挥着关键作用。过去几年,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增长势头强劲,人民币存款支付、融资、外汇交易、跨境贸易结算等活动均取得可观的增长。目前香港的人民币支付系统交易量每天接近1.7万亿元,较三年前增长约40%。香港的人民币存款总额保持在1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的水平,三年内增加超过50%;跨境贸易结算增速更明显,三年内增长超过70%,2022年结算总额达9.3万亿元人民币。
而粤港澳三地经贸往来频繁,大湾区城市对外开放程度高,正好为企业和银行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跨境资金池和跨境融资提供理想的应用场景。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人民币从2020年起就成为大湾区的第一大结算货币。到2022年末,大湾区存款规模达到43.3万亿元人民币,规模达到32.4万亿元人民币,香港、广州、深圳的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排名稳中有升,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童士清说。
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科技创新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近年来,大湾区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进入活跃期,创新投入大幅增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称,2022年,仅广东研发经费支出就高达4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26%,建成了国家重点实验室3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研发人员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首位,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全国第一,成为国家重要的创新动力源。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指出,香港和大湾区兄弟城市可以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借助金融的力量引领产业发展和升级转型。去年9月杏彩注册湾区大视野丨粤港澳大湾区精英齐聚!热议这些话题…,香港和深圳前海管理局联合发布支持前海深港风投创投联动发展的18条措施,借此打通两地的资本流动脉络,引导来自各方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大湾区产业,特别是创新科技产业,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除此之外,结合绿色金融和绿色科技,助力国家和区域的低碳转型。陈茂波认为,香港和大湾区的兄弟城市都拥有不少高质量的绿色科技企业,可以把绿色金融和绿色科技相结合,把大湾区定位为全球领先的科技和绿色金融中心。犹如“双引擎”联动,有利吸引更多国际资金和科技公司落户,加速整个大湾区绿色科技产业的发展。
“创新的能力、一流的人才、优质的服务,加上庞大的市场,大湾区的金融科技发展有着巨大的潜力;而跨境的应用和测试亦为在不同监管框架和场景下的产品开发、分销和落地提供重要的参考,大大有利于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拓展海外市场。”陈茂波说。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斌建议,要支持大湾区企业更好更多利用资本市场,加大跨境金融对大湾区科技创新的支持;推动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融资支持与风险保障、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形成合力,杏彩平台app加大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行业的金融支持;提升政府引导基金效能,吸引更多长期资金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健全绿色项目认证机制,鼓励内地机构到香港和澳门发行绿色债券;设立出口信用并提供低成本汇率避险服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王一鸣指出,虽然大湾区经济发展成绩喜人,但也要看到,大湾区科技创新能力仍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主要是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受制于人,基础材料、关键元器件、零部件等还存在被“卡脖子”的风险。重大原创成果偏少,科技领军人才不足,人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黄洪看来,相较于其他区域,粤港澳大湾区是满足国家战略需要、集聚区域优势资源、进而推动基础科学领域攻坚克难的最适宜土壤、最坚固堡垒。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在推动基础科学上有以下三大优势:第一,粤港澳大湾区体制机制最为独特;第二,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集群最为成熟;第三,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筹备最为雄厚。
“基础科学的重大进步、重大突破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的改变是根本性的、跃进式的,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基础科学研究周期漫长、过程艰辛,既要俯得下身子,又要耐得住性子,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人才等各类主体、资源的有机结合,科学统筹、久久为功。”黄洪认为,金融在这其中也应当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构建全周期融资渠道,提供多元化金融工具,有效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科学研究探索。
在王一鸣看来,加强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要解决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社会融资模式与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匹配的矛盾。这些矛盾包括银行系追求本金安全和收益的确定性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存在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金融资本注重当前稳定现金流的短线性质与科技创新到产品化、产业化的长周期需要长钱之间的矛盾,金融体系习惯于服务大企业、大项目、给大钱的特点与早期科技创新阶段需要用小钱之间的矛盾,科创企业重研发、轻资产的特点与银行部门以抵押品价值确定额度的商业模式之间的矛盾。
就要构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多层次体系,王一鸣提出了四大举措:一是要探索信贷融资支持科技创新的新模式,消除制约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约束,拓展银行直接参与股权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的空间,释放银行体系支持科技创新的能力。二是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持续推进创业板、科创板、新三板、广州期货交易所和区域性股权市场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制度创新,为科创企业提供精准服务,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基金,满足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三是要提高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水平,运用区块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金融机构数字化与产品线上化,降低金融服务科技企业的隐性成本。四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科技创新的引导担保作用,提升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的配合效率。